编辑|小雨
有时候我们以为的天然水果也有可能是掉进了智商税的陷阱,尤其是在这么炎热的夏天,更是容易被骗。
现在的经济上涨所以大家很少去吃苹果香蕉这种真正健康的水果了,而是会去选择很多漂亮的看着高端的昂贵的水果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这次,央视曝光了许多水果造假现象,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无比害怕,它们打着纯天然的名号,内里却是满满的添加剂,难怪有人吃了水果反而感觉身体不适。
经过央视的揭露,曝光了这些水果商家制造的“水果骗局”,就比如价格高达几十元的“藏乌梨”到那些价格高昂的水果以及备受追捧的“水果椒”。
展开剩余89%图片来源于网络
先来说说“藏乌梨”,被商家说是来自西藏的一种高原梨,但是它并不是刚成熟的时候就长这样,而是普通的秋月梨“变”成这样的,但即使如此还有商家买出大几百的“礼盒包装”。
其实所谓的“藏乌梨”,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梨经过特殊热加工后而成的,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梨专家更是明确表示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经过全国范围的梨种质资源普查,从未发现过原生黑皮梨品种,那么那些商家小贩们是如何让普通的梨变成黑色的呢?
其实只需要用热水烫几遍之后再放置一夜就可以了,这种方法既不用花费大价钱,而且还简单好操作,简直是商家们的福利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商家是赚钱了,可是我们消费者呢,却使用了几乎是普通梨的六倍,在消费者眼中以为的好东西竟然是经过“改造”的。
但这仅仅只是水果进行“改造”的冰山一角,在大家平时买水果的时候能看到的这种现象有很多,就比如“蜡光葡萄”和“蜜渍金果”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“蜡光葡萄”原名叫做“嘉宝果”,虽然是真实存在的,但是这也不代表就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存在。
真正的嘉宝果是一种南美洲的水果,长得和葡萄确实有几分相似,因营养丰富被誉为树上的黑钻石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之所以称之为黑钻石不仅是因为长得像,更是因为价格昂贵,淡季价格是每公斤100元,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500元。
但是在嘉宝果身上出现了“真假千金”的事情,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嘉宝果都是弄虚作假的,其实是把葡萄的枝进行剪断之后在打蜡、抛光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这一系列的操作实在是让人目瞪口呆,可是即使是伪装出的“千金”,也真的有人买,一些商家利用了它和葡萄的相似来进行售卖,让葡萄也是成为“果上果”了。
但是这样消费者用了购买嘉宝果的金额购买了葡萄,完全是不值得的,这种蜡光葡萄不仅以次充好,食用过多蜡质对身体也是有危害的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再来说说“蜜渍金果”其实在南方,就比如四川地区,大家都称“金西梅”为哈儿果,因为哈儿(傻瓜)才买这个吃,但是耐不住有外地的游客看见感觉稀奇去购买。
其实这样说也算是对的,因为这个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的水果,也是欺骗了消费者得一种水果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有许多消费者反映,在吃金西梅的时候感觉特别甜,甚至有的甜到齁嗓子,有的特别甜有的没那么甜可能是因为腌制的时候可能不太均匀吧。
还有人在吃完之后舌头都被染红了,甜味也散不去一直在舌根萦绕着,特别难受,根本就不是水果的味道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金西梅的本质就是用西梅或者李子和小桃子经过了糖精、色素以及防腐剂的浸泡和深度的科技腌制,都能算上半个蜜饯了,所以看上去十分漂亮也是不无道理的。
为了让水果卖的更贵,这些商家不择手段让水果们看上去更特别更好吃,不仅仅是拿捏住了消费者喜欢这种“洋气水果”的心理,更是在这个消费市场不负责的表现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这哪里是在吃水果,简直就是在吃“工业糖精、化学糖水”,而且这些商家为了让水果看起来更完美,添加剂根本不手软。
保质期比普通水果长好几倍,这根本就是不可能会出现的事情,是大自然的水果哪有这么持久的保质期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上面这些水果都是在外表上进行弄虚作假的水果,不仅使用了科技还进行了外表上的变化,但是现如今也出现了一个不是水果的水果。
那就是“水果椒”,别看外形是彩色的还和平常的尖椒青椒长得不一样,但他们确实都是蔬菜的一种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明明是同一种东西,都是辣椒科的植物,但是却被商家吹捧的天上有地下无,甚至价格都变成了普通蔬菜的好几倍。
要不是说做生意的就是做生意的呢,这些商家硬生生的把普通蔬菜包装成高级水果,就这样将彩椒推向了高端市场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甚至还有明星也购买彩椒还发布了视频,关晓彤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自己拿彩椒做“彩椒碗”的减脂餐教学。
引起了许多不仅是健身还有家庭主妇宝妈们的一度购买争相模仿,纷纷掏出钱包买单了,但其实完全就是“找了一个假千金回家”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这些无良商家们打着“新型水果”的旗号,靠着包装以及营销手段,硬生生的把普通农产品包装成了“伊甸园的果子”,这种行为说白了不就是在忽悠消费者吗?
这些经过深度加工或完美伪装的水果,其中的危害不仅仅是让消费者花冤枉钱那么简单,更是带来的是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退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天然水果富含的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植物活性物质,在化学加工或深度物理处理过程中极易被破坏或流失,而其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也是不健康的。
在央视的聚光灯刺破藏乌梨的高原神话、金西梅的宝石幻影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几款伪劣商品,更是对天然信任体系的侵蚀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每一次为这些弄虚作假的水果买单,都是在助长那些黑心商家的添加剂骗局,每一次轻信这些水果的“天使容颜”,都可能让身体付出无形代价。
这让人不禁感叹到,在这个看脸的时代,连水果都开始整容了,这世道究竟怎么了,被商家一包装,摇身一变成了“稀有物种”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而之后我们消费者在购买“稀有品种、高营养”的水果的时候,都要擦亮眼睛,认真的进行分辨。
但是还好,现在监管利剑已然出鞘,消费者智慧亦在觉醒,选择应季朴实的本地果实,毕竟真正的健康,是无需科技外衣的包装的。
发布于:河南省嘉旺网-个人炒股如何加杠杆投资-在线股票配资平台配资之家-萧山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